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属于什么案件类型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刑事案件,找法网提醒您,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究竟属于何种类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认定:
【资料图】
1.要看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对于公民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直接显示特定公民隐私的,获取的难度及成本都相当高,不经法定程序或者不采取特别手段,是无法轻易获取的,而除此之外的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及一般个人普通信息,可通过对方自愿提供、购买、交换、非法剽窃等方式获取,其获取的难度则相对较低。
2.要看信息本身对公民个人的重要程度。对于公民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信息所危及的是公民个人极度稳私的信息,一旦泄露可能直接危及公民人身安全或者公民财产,进而造成公民人身安全被非法侵害或公民财产被违法处置等现实风险,其重要程度远高于上述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
3.要看能否精准指向或确定特定公民的特定信息。对于获取的信息能够精准确定特定公民的通信的内容、财产的状况、信用的状况等等,就等于精准确定了该公民各种真实状况,该公民一旦被掌握信息的人不法侵害,都必将造成实际的损害后果。但除此之外的信息,可能还需要与其它信息结合使用,才能确定公民的真实状况,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于上述信息而言则是递减的。
二、侵犯个人信息罪如何量刑
侵犯个人信息罪的量刑如下:
1.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本身以及单位的工作人员(自然人)。
4.主观方面:故意。
上一篇 : 月亮的别称雅称和雅号(月亮的别称)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