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 崔倩)与公众一同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体验别有趣味的“科学假日”,5月13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第十九届“自动化之光”公众开放日,吸引了五千余公众参与。
在科学展示、科学体验、互动展演环节,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类人人形机器人、智能博弈、类脑智能等重点科研方向,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成果,生动呈现出智能科学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未来应用前景。
在科研人员的讲解下,观众们了解了以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为基础打造的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类人人形机器人;充分体验了行人多特征识别系统、非接触式视频心率检测、虹膜人脸识别、人机交互系统、人工智能绘画与摄影以及“火焰”场景体感互动等项目;深入感受了脑网络组图谱、脑功能检测仪、智能驾驶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的前沿进展。从不同角度出发,带领公众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奥秘,开启科学之旅。
中科院自动化所科研人员为参观者们带来了精彩的科学讲座,以《人工智能与人机博弈》、《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智能科学探梦》3个主题报告分别面向大中小学生,用生动的实例和演示揭示智能技术的原理和奥妙,报告现场座无虚席。
中科院自动化所刘禹研究员在讲座《人工智能与人机博弈》中,讲述了人机博弈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以妙趣横生的图片和视频,展现了人机博弈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在《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讲座中,赵晓光研究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讲述了机器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机器人与人类的差别和局限,并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太空研究、医学、教育等各种领域的广泛应用。
讲座《智能科学探梦》通过“ 智能机器人认知启蒙”和“编程思维启蒙” 两大知识体系,对智能科学即从“机器为什么会有智能?”和“机器人会如何思考?”两方面启蒙儿童认知人工智能的本源,培养儿童对未来AI世界的兴趣,建立人工智能思维模式。
上一篇 : 天天微头条丨王国之泪 盾牌组合 非常实用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