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新车,二手车的性价比更高。同样10万的预算,我们在新车市场只能买到紧凑级的轿车或者国产的紧凑型SUV。而在二手车市场,不仅可以选到一辆车况不错的B级车,如果运气好,还有可能买到一辆BBA品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国内的二手车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所以车况鱼龙混杂,大多数买车的人都不太愿意选择那些车龄长的车,更愿意选择那些车龄比较短,看上去成色更新的车。以前想在二手车市场里找到一辆3年以下车龄的车很难,但现在一年车龄甚至半年车龄的二手车都很多。
入手不到一年的汽车就算是“准新车”了,如果平时用车次数少,可能还没出磨合期,为什么车主要把车卖掉呢?二手车市场上的这些准新车都是哪里来的,能不能捡漏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些二手车的来源。
提车时间太长,等到汽车到手时已经过了新鲜劲,开几天就卖到了二手车市场。很多豪车不是下订单就可以提车的,车主需要先交定金,再由经销商向厂家提交订单,车主可能需要等几个月才能提到车。
有些人买车就是因为一时心血来潮,想要体验一下汽车的驾驶感受,结果光等车就花费了几个月,当时的热情早已被消耗殆尽。而车主已经付了定金,没办法退车,只能把车提回家。开几天新鲜劲儿过了,车主也就把车处理掉了。
买了车之后才发现不适合自己,只能卖掉再买新车。虽然现在汽车已经普及,但很多人对汽车并不了解,买车时也没有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汽车,只是听别人介绍就稀里糊涂将车买回了家,结果买回家之后才发现,这辆车并不适合自己,开着出门也不方便。
开车就像“打仗”一样,需要有一件趁手的兵器才能如鱼得水。有些人明明预算有限,却贷款买了一辆豪车,每个月光还贷款压力就很大。平时还要给汽车加油、做保养,导致入不敷出。最后车主想清楚了就把车处理掉,换了一辆便宜的家用汽车。
缺钱,通过卖车换点钱来周转。近两年,市场经济不景气,很多人的收入都出现了缩水。前两年生意红火,车主花钱买了一辆汽车,结果这两年生意不景气,赚的钱都赔回去了。为了让生意能够周转下去,车主也会通过卖车来解除困境。
如何挑选“二手车”,是否能“捡漏”?
如果是上述这三种情况,是因为车主后悔或者为了周转才把车卖掉的话,这些车其实是可以捡漏的。
但二手汽车市场的水很深,有些汽车看着成色很新,其实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只是进行了翻新,重新喷了一遍车漆,看着像准新车而已。这类汽车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买回家之后可能不是在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
为了能更好的在二手车市场“捡漏”,下面一车小编为你整理以下几个甄别二手车的方法:
第一步:“观”
1、车漆。主要看车漆以及边缝是否完好,如果车辆的车漆色差变化较大,则该车可能曾经因为撞过而进行了修复。
2、其他外观。除了油漆,还有车身是否有过变形,车身原始铁皮的平展度如果经过修整抚平的话的是能看出区别的。还要看车身或车架上是否有补焊点,避免买到事故车或者经历过大修的二手车。
3、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好坏。观察时可以查看发动机内部有无漏油渗油,重点关注发动机有没有异响、变速箱换挡的情况。
4、后备箱。关注后备箱后部看看是否有钣金痕迹,如过渡处是否不够圆滑,是否有明显的撞击修复痕迹。如有备胎,需要检查备胎下部是否有泥沙,以判断车辆是否存在泡水车情况。
5、车辆内饰。一般通过检查车辆的内饰磨损情况,可以推断该车的使用时间。需要仔细观察安全带、座椅底部、驾驶室地板、安全带是否有污物水渍。除此以外,车内的电子元器件,如灯光、音响、中控屏幕、电动座椅、空调、电动天窗也需要关注。
6、运行结构。汽车轮胎应至少保持有4毫米的花纹深度;4个轮胎及备胎均应是同一牌号、尺寸及结构。轮胎磨损程度应该比较均匀,两侧轮子的中心点,也就是轴距尺寸应保持一致;或者避震器有无油污,则表明避震器是否有过度磨损、密封不良的情况。
7、检查驾照。检查发动机、车身等标志号是否与证件相符,各种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原车主的“四证一牌”是否齐全、真实。
第二步:“问”
通过询问可以快速知道该车的基本信息。购车前,最好找专业人士及4S店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专用电脑设备,查看车辆内置里程实际数字、车辆保险单、购买时间维修记录、车辆登记日期、年审时间等,以便对车辆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第三步:“试”
所谓“试”即亲自上路感受一下车子的各项性能。上路试车时需要重点关注起步是否平稳、加速是否顺畅、转向有无卡滞、制动有无侧滑甩尾、驾驶是否稳定、乘坐是否舒适、方向盘是否跑偏,底盘是否有异响,车内组件是否有异响,发动机是否正常运转,变速箱是否有顿挫情况。
#今日话题
关于“捡漏”二手汽车,你有哪些有用的技巧
欢迎评论区留言
侵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整合,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